智经适时发表不同范畴的的政策研究报告、专题论文和时事分析,欢迎订阅。请输入您的电邮地址,我们将以电邮通知您有关更新。
智经研究中心今日发表一份有关公众对食物营养资料标签制度的认知调查,显示自去年7月1日实施以来,巿民对此制度已有相当的认知水平,并持正面态度。 营养资料标签制度旨在鼓励消费者,透过预先包装食物上印有的能量及七种核心营养素的资料(即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糖、总脂肪、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及钠),选择较健康的食品。制度同时规管食物含糖及低脂等成份的声称。 智经一向提倡预防保健及健康生活习惯的理念,继去年9月发表基层医疗政策建议后,委托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于2011年6月1日至9日期间,透过电话调查了解公众对营养资料标签制度的认知度及态度。调查成功访问1,005名18岁或以上的香港居民,响应率为44.1%。 今次调查结果显示,近八成(79.2%)的受访人士透过媒体及其他渠道知悉香港实施「营养资料标签制度」。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表示「经常」或「间中」在购买预先包装食物时,在不同程度上参考印在食物包装上的营养标签或营养声称,以选择较健康的食品。 约七成八受访者指「营养资料标签制度」对他们挑选健康食物「有很大帮助」或「几有帮助」。近八成受访者表示营养声称(如低糖、低脂、低盐)的规定,对他们挑选健康食物「有很大帮助」或「几有帮助」。 智经理事李国栋医生指:「今次调查结果显示『营养资料标签制度』实施一年以来,公众对此制度的广泛认识及接受,有助逐步建立健康饮食习惯,是一个好开始。」 他补充说:「值得注意的是,营养标签提高了市民对预先包装食物的营养成份的信心。 大部份受访者(73.2%)认为标签制度能鼓励业界推出更多健康食物。」 李国栋认为,调查结果同时反映一些现象,值得公众关注。他举例说,表示从来没有或很少留意营养标签的受访者,原因各异,如看不懂标签内容(20.1%),觉得标签没有作用(13.1%),有些更表示对于经常购买的食品,并不需要参考其营养成份(25.6%)。 李国栋继说:「对于经常购买的预先包装食物,部份市民可能忽略其营养成份,这点值得关注。」 另一方面,虽然大部份受访者(85.4%)表示他们曾经听过「三低一高」(即低脂、低糖、低盐/低钠及高纤维)的健康饮食指标,但他们对何谓「三低一高」的认识程度却显得不足,其中21.4%受访者说出「三低一高」以外的其他指标,20.9%更表示不知道或未能指出「三低一高」的任何一项指标。 李国栋说:「透过营养资料标签制度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预防保健的重要一环。 我们认为有需要推出更多针对性的公众宣传及教育活动,提升市民对食物营养成份的认识。」 他补充说,智经正进行其他相关研究,包括内地进口食品的安全检测机制,以及珠三角地区的基层医疗服务状况和对香港居民的影响。
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