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消费者信心意见调查(2011年第一季度报告) 2011-04-14智经研究中心今日发表 2011 年度第一季的消费者信心意见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香港消费者对本地未来的经济预期和信心,较上一季度变差。
全民退休保障莫流於口号 2011-04-13自落实强积金供款後,本地的退休保障制度,一直采取世界银行提倡的三条支柱模式,即强制供款的强积金计划丶无须供款的综缓计划,以及个人自愿储蓄。曾於90年代备受争议的全民退休保障,因牵涉到近期《财政预算案》的讨论,再度成为社会焦点。
「特区中特区」 前海享两地优势 2011-04-02将以「水城」概念进行城市规划的深圳前海合作区,已完成近80%(即70万平方米)的土地清理工作。这个被中央定位为粤港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合作示范区,至今有34家企业签署了合作意向书,超过50家企业在合作区的洽商名单之列。前海管理局早前透露,今年有望吸纳2至5个项目入区,未来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全城谋对策 降最低工资冲击 2011-03-26本港最新失业率下跌至3.6%,失业人数持续下降至约12.3万人,回复到环球金融海啸前的水平;2010年的本地经济增长6.8%,亦比政府原先估计为高,情况令人欣喜。
额外印花税扩至商厦 助中小企 2011-03-21香港现有超过28万家中小企业,为超过120万人提供就业机会,占公务员以外的总就业人数近一半。为抗击环球金融海啸,政府于过去两年采取「稳金融、撑企业、保就业」的应对策略,加强支持中小企信贷,超过两万家企业得以受惠,间接稳住34万名雇员的职位,发挥支持就业以稳定社会经济的作用。
港府灵活微调 助楼市软着陆 2011-03-18自财政预算案推出稳定楼市措施,房地产市场动态顿成舆论焦点。政府迅速响应市场反应,随即公布将悉数出售居屋及夹屋约四千余个货尾单位,短期内增加住宅单位供应。不过,有部分人士仍然以新措施失效为由,要求政府更大力度遏抑楼市。
荒弃农地拓建住宅 解长远楼荒 2011-03-12打击通胀、稳定楼市及投资未来,是今年财政预算案的三大重点。财政司司长在预算案演辞以楼市打头阵,着墨近十分之一篇幅阐释来年加推土地部署,并且视资产泡沫风险为通账以外,香港来年面对的主要挑战,反映政府对楼市现况的高度关注。
银发市场 经济发展新引擎 2011-03-05香港人口老龄化是不争事实,根据统计处推算,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将由目前的13%上升至2039年的28%;现时的长者抚养比例是每6人供养1长者,30年后将是每2人供养1长者。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预算案提出增加长者小区照顾服务名额;扩大「离院长者综合支持计划」至全港推行;增加1,300个资助安老宿位;以及增加长者医疗券金额至每年500元等。预算案采取连串应对措施,充份体现政府对社会的长远承担。
以税务豁免鼓励商界艺团合作 2011-02-24随西九文娱艺术区建设开展,围绕本港文化艺术政策的讨论也日益看重。针对香港的文化艺术发展,过去几年的《财政预算案》都有在相关领域加以着墨,例如增加对艺术发展局和演艺学院的直接资助等;刚发表的《预算案》亦将投放超过28亿元,发展香港的艺术文化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