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房屋及基建 時事分析 標準金額加快補地價步伐 工廈重生有期? 政府正準備推行工廈標準金額徵收補地價的先導計劃,推動工廈重建。這項計劃將為香港土地資源運用帶來甚麼影響?政府如何能爭取各持份者對計劃的信心? 更多
區域及經貿發展 時事分析 台灣消費券給香港的啟示 為了刺激本地消費,港府計劃派發5,000元電子消費券,予每名合資格的18歲或以上香港居民。台灣政府在2008年的金融海嘯後,曾向當地居民派發消費券,以振興經濟。但兩名台灣學者研究當時的經濟數據後,發現消費券的經濟效益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該次經驗,可為香港帶來甚麼啟示 ? 更多
教育及人力資源 時事分析 疫下子女深閨損健康 家庭教育更顯重要 疫情期間,全港學校停止面授課堂和校內活動,學生長時間困在家中,身心健康容易出現問題,如缺乏運動和飲食無節制而導致身型發福。此時此刻,學校和社會機構難以提供面對面的實質支援,家長幫助子女保持身心健康的角色更為重要。 更多
創新及科技發展 時事分析 「遊民」將如何改變社交媒體? 現今社交媒體百花齊放,從一個平台「移民」到另一個平台,可謂充滿選擇,不少人更習慣同時活躍於多個平台,成為「社交遊民」。這種用家文化,正重新塑造社交媒體的經營模式。 更多